本文目录一览:
- 〖壹〗 、夏至前后我国华南地区会出现什么现象
- 〖贰〗、一张地图看懂中国所有城市地震风险
- 〖叁〗、成都现在算是中风险地区吗
夏至前后我国华南地区会出现什么现象
〖壹〗 、夏至前后华南地区常出现持续强降雨(龙舟水),主要因季风推进与暖湿气流碰撞。每年夏至前后(6月中旬至7月初) ,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我国华南地区进入典型的龙舟水集中期 。这期间空气湿度极高,常出现连续暴雨或特大暴雨 ,例如2023年6月广州曾单日降雨量突破200毫米。
〖贰〗、夏至前后,华南地区高温闷热与暴雨交替,龙舟水常现。夏至通常出现在6月21日左右 ,此时华南已进入前汛期尾声 。受副热带高压和西南季风叠加影响,空气湿度常超80%,体感温度可达40℃以上 ,多地会出现“桑拿天”。午后易形成强对流天气,局地可能有短时雷暴大风,部分山区甚至引发山洪。
〖叁〗、夏至前后华南最显著天气是持续高温暴雨+强对流频发 。高温高湿全天候闷热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华南地区日照达到全年峰值。地表积攒的热量配合海洋湿润空气 ,形成持续30-35℃高温且相对湿度常超80%,像全天蒸桑拿。午后暴雨说来就来南海季风与副热带高压共同作用下,每小时50毫米以上的短时强降水频发 。
一张地图看懂中国所有城市地震风险
〖壹〗 、三张地图——全球地震危险性、人口分布和地震灾害图 ,揭示了地震危险的地理分布,但仅凭这些还远远不够,因为次生灾害和社会因素也至关重要。例如 ,智利海啸、叠溪堰塞湖和海地地震等案例,显示了防灾减灾的复杂性。抵御地震灾害,经济条件 、社会稳定和防灾能力是关键因素。
〖贰〗、中国最显著的地震带有两个 ,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是由于太平洋是上古泛大洋的残存,正在老化萎缩中,位于中国这一侧的西太平洋沿岸由于亚欧大陆板块边缘向太平洋板块底部延伸重叠 ,造成洋底抬升以及海沟形成,并引发剧烈的不稳定导致火山地震。
〖叁〗、其中,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这一地带是全球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之一。而西藏、新疆 、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则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 ,同样面临着较高的地震风险 。其他省区虽然不处于主要地震带上,但也可能受到相邻地震带的影响,因此同样需要保持警惕。
〖肆〗 、地震区划是依据地震危险性的程度将全国划分成若干区域 ,对不同区域制定相应的抗震设防标准。《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1990)》通过基本烈度来衡量地震危险性,将全国划分为五个级别:小于6度、6度、7度 、8度和大于等于9度 。
成都现在算是中风险地区吗
现在非必要不建议前往成都,但如有特殊情况 ,需遵守以下进出成都的最新规定:进入成都规定 省外人员:倡导进行1次核酸检测。陆地边境口岸城市(与香港、澳门有口岸相连的除外)来蓉人员: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实施集中隔离,期间每3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直至离开风险地区满14天 。
成都现在可以去旅游。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旅游政策规定 根据最新政策 ,非中高风险区游客去成都旅游需提供核酸阴性证明。中高风险地区人员需进行隔离,因此建议中高风险区的人员暂时不要外出旅游,等疫情好转后再计划行程 。进入成都的限制 从外地进入成都 ,需查验健康码和通信行程卡。
近来,成都的疫情控制表现良好,大部分地区是安全的旅游目的地。然而,仍有部分地区被划定为中风险地区 ,因此游客在前往成都之前,应密切关注疫情动态,了解目的地的风险等级 ,并遵循当地的防疫政策。